Friday, February 10, 2006

China vs. Canada (a simple comparison)

This post has been forwarded everywhere recently on Internet.
Let me put some more fuels in it.

My comments are in English.

===============================================
加拿大没有想像中的好 vs 中国没有想象中的好

[转帖] 吃喝出行很不方便 加拿大没有想像中的好

来加拿大已经半年多了。当事情不再那么忙乱的时候,我才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个国家,对比一下自己前后的生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加拿大远没有想像得那么好。

首先,加拿大的城市交通不如我们。在加拿大,出租车少得可怜,贵得出奇。如果你去了一趟某地,回来时却傻眼了,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出租车。出租车起价为3加元,之后每公里约2加元,坐一趟出租车,跳字跳得你心惊肉跳,几分钟内,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元,甚至二三百元的出租车费就出去了,让你再也不敢轻易打车。所以,连加拿大人自己也不敢打车,出租车行业在加拿大近乎绝迹。
(Most of people will drive their own cars. Thus taxi has less business to do.
Some cheap driving service (not official taxi) could be found in Chinese newspaper and website)


吃喝就更别提了。和中国比,这里的饮食简直是贫穷与落后。货架子看上去琳琅满目,可实际上种类很少。以蘑菇为例,全国不超过三四种,就是那种小圆盖的白菇和大一点的平菇;鱼除了三文鱼、鳕鱼,几乎再没有其他品种了;虾类一两种,龙虾为主;贝类只有扇贝柱、海红,其他的你就去翻书看吧,因为商场没有。超市单一、固定、毫无特色,且全国统一,中国式的农贸市场、土特产市场,在这里均属天方夜谭,绝对没有。记者曾多次驱车,试图到远一点的乡下买一点便宜的土特产,结果一无所获。你问加拿大人,你们这个地方有什么特产,他会一脸茫然,不知你在说什么。所以,如果能让我回国饱餐一顿,那真是梦寐以求啊。
(We found a lot of foods from supermarket operated by Chinese. Actually, I found that I was suprised at how many Chinese special food that you can find here. I don't know some of them even in China.
Crab and shrimp, salmon and cod, are pretty good. I love that.
Admittedly, there is not as much choice as that in China.
But you can enjoy cursine of all over the world, like Indian, Korean, Italian, French, Thai, ...)


服务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如果说吃喝不如中国,恐人家不服,吃喝算什么?酒囊饭袋之辈的追求!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里的软环境,看看他们的服务。其实,加拿大的效率低得惊人!我有个朋友,为开展与加拿大的生意,申请了一个工作签证,来到了加拿大。工作签证申请费被中介公司宰了3万美元咱们暂且不提,仅说说他申请延期工作签证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加拿大的另一面。

根据加拿大法律,工作签证到期后,可申请延期。他按规定给移民局打了电话,索要了表格。表格十分简单,他填好后寄回。但当他向移民局咨询时,才知道把地址寄错了。原来,这又是加拿大的一大奇观:给你寄信的信封地址不一定是你回信的地址!朋友打电话给移民局,移民局说你最好重寄一份。于是他找了个中介专家,重寄了一份。他的签证是9月份到期。信件寄出后,两个月过去了,一直到11月份,他才收到一封信,说要面试。

11月份面试时,移民局一个越南裔女人劈头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给移民局寄了两份材料,害得我们多了一倍的工作量?接着她说还需要补充一些材料。面试结束,我的朋友把材料补上去了。结果一晃4个月过去了,延签的事如石沉大海。我的朋友只好请了一个律师。律师在收了300美元咨询费后过问了一下。结果是,移民局从来未处理过一份有关这个中国人的档案。我的朋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个月前刚刚见的面,怎么现在就不认账了呢?当他再次询问移民局时,才得到肯定的答案。是的,有这个中国人,但要等。等吧!

过了几天,他接到了一封函件,要他带银行存款证明去面试。于是,我的朋友再次见到了那个越南女人,但她满脸不悦。她说,你说你把加拿大产品出口到中国,因此,你不需要待在加拿大,在中国就完全可以了。这下,我的朋友知道拒签几乎是百分之百了。于是他准备撤退回国,就等着移民局的一纸拒签令。

可是,加拿大真是一个制造天方夜谭的幽默大国。就当他延签的工作签证一年期限即将到期的时候,却收到了这个工作签证,日期从上一年的9月算起。按照这个新延的签证的有效时间,还剩10天就又到期了!(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倪基塔)

(It is true that the government make errors a lot of time. However, if you are careful enough and keep records of your own files, it won't be that hard to get your business done without too much hassle. Most of people will be okay by following the normal procedures published on goverment's website. You have to do a little bit homework beforehand. In China, it is not easy to get things done if you have no relation with someone inside. The problem in China is that nobody follows the procedures even though there is a lot of good rules defined. You can't avoid the red tapes in government, everywhere.)


[转帖]从加拿大再回中国没有想象中的好

从圣诞节到春节,我花了一个多月的Vacation带老婆孩子回了一趟中国。尽管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对比中加,为中国大唱赞歌,回去这趟也确实感到了中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总的感觉,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从人文上,中国还是差太多。我太太甚至后悔这次回去,还说即使在这里打Labor 工也不愿意再回中国居住了。话虽有些偏激,然而在这边生活惯了,一到中国确实有很多事情很难适应,更不用说喜欢。

1. 昏黄的太阳
飞机刚降落的时候,可能是正好赶上阴天且无风,北京的上空烟雾蒙蒙,能见度很差。飞机一降落,女儿突然说她看见月亮了。顺着她的手指的方向看,才发现那是北京的太阳,昏黄地、半明半暗地挂在灰色的天空,让人感觉非常不好。其后几天,我发现即使不是阴天,空气的透明度也很差。买了份报纸,居然在天气情况栏里不再报空气质量了。也许我买的那份报纸不能代表全部,也许人们已经麻木了,所以没有再报的意义了?后来跟一个北京的老市民谈,才得知北京至今还有很多家烧煤球,据他说有一半人家(也许是指象他那样的底层老百姓)。不知道这样的空气在奥运会期间怎么能净化起来。记得几年前房东的女儿每次回中国都会哮喘病发作,而在多伦多却没有任何问题。看来北京人的肺功能确实比加拿大人好的多。
(China is trading environment with development. That's the price.)

2. 断了腿的马
下了飞机,要过三关(好象是健康,边检,海关)才可以出机场(顺便说一句,从北京回来也得过三关才能上飞机)。在过第二道关的时候,中国人和外国人是分开的。外国人这边排得队特别长,看来来中国的老外们(包括我们这些二外)还真不少。我们拖家带口地排在队伍的最后。这时候女儿又有发现了。她指着我们背后墙上的仿古浮雕问我那个动物的叫什么名字。我说这是马啊,你怎么不认识了?她说马怎么没腿啊?我一看,嘿,那马还真没腿:为了仿古,故意把马腿部分做成了墙皮剥落状。再看其它浮雕图,不是三条腿的,就是故意这里断那里少的。咱比较老土了,不知道那仿的倒底是哪朝哪代的作品。然而,在现代机场墙上用现代的水泥弄这么几幅不伦不类的作品,实在是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当然孩子就更难理解了。希望她不要认定中国的马都这样。
(No comments.)

3. 交通堵塞,出租拒载
北京的道路确实是建设的很快。几年不见,四环五环都起来了。可是交通堵塞情况好象比我们走的时候还糟糕。出租车司机调侃说现在北京没有交通高峰期了,因为任何时候都是高峰期,就没有不堵车的时候。也许是私家车发展太快了。为什么北京市政府就想不明白:你有两千万人,建再多道路也不够私家车走的啊?就算你建个七环八环又如何?看看人家新加坡人怎么做的?人家搞一拥车证,而这拥车证还可以跟股票一样上市炒,搞得你买得起车买不起证。最后的结果当然私家车就不回发展那么迅猛--当然,这是跟人家优先发展公交系统和出租车分不开的。说到出租车我气就来了:都多少年了,这拒载的老毛病还就是改不掉!我从长安商场打车去前门,拦了五、六辆车,愣是没人去,这个堵心呀!只好抱着小孩徒步过街,又走了好远,总算遇到一个好心的。出租车本来就是为乘客服务的,你有什么权力拒载啊?不知道到奥运会时怎么样。不过也许不需要担心,中国啥事都兴一阵风,到时候严打拒载运动一来,一定可以把老外和游客们伺候的好好的。可惜平时中国老百姓是享受不到。
(AFAIK, less people follows the traffic regulations,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traffic jam in China everywhere. There a lot of accidents caused by drivers who care less for the traffic lights.)

4. 婴儿手推车(stroller)是个累赘
到加拿大学懒了,孩子不愿意抱着了,出门前把可折叠的婴儿手推车放后车厢,到了目的地把孩子往小车上一绑,你就可以轻轻松松逛了。不论是大Mall,还是什么建筑,甚至做地铁,上高楼,基本上都有升降电梯,小孩可以一直不用下车。这经验带到中国去可就不灵了:几乎所有的地铁口滚动电梯都是只有升的,没有降的,更别说升降电梯了--好象那不是中国人民应有的享受。要下地铁,您连车加小孩一块搬吧。旧的地铁咱就不说它了--臭名昭著的复兴门转乘站那条几百米长的隧道,让你把腿都跑细了,要搁国外早加上平移电梯了。可是,就连新修的13号线,居然也没有升降电梯,甚至也没有下降的滚动电梯。真不知这帮设计者只顾方便设计和实施,方便自己,怎么就不能从方便乘客来考虑呢?最不济,你就不会模仿人家吗?动脑子搞这类中国特色,倒不如当白痴,从别的国家生搬硬套好的多。
在长安商场,想去顶楼美食城去吃卤煮火烧,居然也找不到升降电梯在哪里,而且还没有滚梯,只能连车带小孩往上搬。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民爱把孩子抱在怀里了:不是不想轻松,是国情不允许。
(Minority is not cared for in China. The society cares less for minority. It is improving, anyhow.)

5. 请白人老外看车
美美地吃了一碗久违了的卤煮,加上几个小菜,感觉还真不错。怪不得临行前朋友告诉我:到中国就一个字:吃。确实,多伦多虽说北方风味的餐厅也越开越多了,但也许因为顾客少的缘故,所以感觉特别贵。去过几个地方都有被宰的感觉,远不如广东餐馆实惠好吃。可是,吃来吃去,广东菜实在是吃腻了。回中国最想的还是大快朵颐。最美的是,吃完后老婆居然开恩不用我陪逛商场了,只要老老实实在美食城呆着,看孩子看车看东西就行了。这时候一岁多的儿子躺在我胳膊弯里睡着了,四岁的女儿坐在小车上也睡了。午睡时间,食客不多,旁边有几个员工在吃午饭,周围还有几对年轻人。一个白人老外正在泡中国妞,小姑娘挺漂亮的,一边和老外用筷子吃饭一边吃吃地笑,谈得挺投机。我正在想又一个跨国情缘将成为中国姑娘们的榜样,忽然女儿睡醒了,要去上厕所。谁知这点小小的要求可难坏了我:我赶紧让她下来小车,把一堆盛着各类购物的纸袋子堆在车上,准备抱着儿子,推着车子,带着女儿上厕所。谁知小车上的东西哗啦一声全掉地上了,我根本就没办法收拾了。这时那个白人老外急忙跑过来了,又是帮着收拾,又是问是否要帮忙,而周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过来帮手的。我连忙请老外帮着看一下车子和物品,带着孩子们上了一趟厕所。事后我想,要是真是中国人来帮忙我是否放心让他帮着看车?可能反而不如对老外放心。老外在中国混得再差,也不至于贪图我们那点东西吧?
(It is so risky to leave your kids alone in China. Too many children kidnap today.)

6. 吃喝二字
前面说过回国的一大主要享受就是吃,其实对我来说还有一好,就是喝点白酒。说实话加拿大这边的中国白酒也实在太少了。垄断的LCBO里极少能见到中国白酒的影子--我只记得刚到多伦多的时候见过一次“剑南春”,那时候正是乘六族,当然不会考虑去买。不过,去年还真在China Town的某华人超市买到过几瓶二锅头,十元一瓶。考虑到人家的担惊受怕费,也不算贵了。超市里的白酒当然是不能摆在明面上卖的,就象饭馆里的啤酒得装在茶壶里喝一样。所以你自己是找不到的。你得直奔收银台,小声说:来X瓶二锅头。人家自会叫人到各货架底下扒拉出来。最近这家超市又在北边开张了一个新的分店,不知还卖二锅头不?扯得远了点。还说中国国内的酒。中国的酒业历来都繁荣的很,据说每年都喝掉一个西湖。几年不见,发现过去的老品牌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XX,银XX,以致蓝天,碧水,黑土地,总之五花八门。凭心而论,这次回去酒喝得还是比较爽--只要不去农村买那些参兑酒,档次不太低的酒质量也还是可以的。对于长期只捞着喝点啤酒的我,这次回去,美酒还是大大地享受了一回的。
说到吃,感受就有点复杂了:好吃但不安全。刚到北京的时候亲友为我们接风,从机场直接开到饭店。烤鸭和京酱肉丝都是我的最爱--那一餐我还是满enjoy的。可是第二天,首先是一岁的儿子开始上吐下泄,然后就是女儿。看来MADE IN CANADA的产品就是不如中国的抗病毒能力强--我和太太在北京就没什么问题。我还每天早餐到小摊上去享受包子,油条,红豆粥,馄沌,豆腐脑。我的胃肠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直到回到我老家县城。由老同学安排我们住了本县最高级的宾馆。晚上那一餐可把我吃惨了。别看小地方消费水平低,可那一顿消费并不低:四百元饭菜加上二百四十八元酒水。谁知第二天起,我的胃肠就拒绝工作了,一直到第五天才勉强恢复。这一餐让我心有余悸,直到年初三的同学聚会时,我都没敢在老家放开了大吃。
还有一点很奇怪:中国的牛奶保质期都特别长--很多都是常温下一个月,有的甚至达八个月。想想这边的牛奶,买到家放冰箱里一星期就差不多要变质了。看来中国的牛奶保鲜措施是挺先进的,又是高温消毒,又是巴氏消毒的。想来也许是这边的牛奶消耗量大而快,所以不需要那么长的保鲜时间吧。中国的牛奶小袋装的居多,一袋大概就是200多毫升。包装上大都简单地写着成份为纯鲜牛奶,其它就没有了。但可以感觉到中国的鲜奶比较稠,而且有的挺甜的,明显不只是牛奶。不过既然全国人民都喝,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吧。
(Be careful with food and restaurant in China. I really doubt the sanitation condition of most restaurants. I drink much less liquors in Canada, which is healthy for my liver.)

7. 医院--有病没钱莫进来
刚到北京,两个孩子上吐下泻,轮番打点滴,一个星期全跑医院了。说到医院,不得不多谈几句。中国医药费现在有点贵得离谱:胃肠炎这样的小病,两个孩子一周就花掉了一千五--当然我们还没有住院。还有更奇怪的是,很多医院(大都是些二级医院吧)都个人承包了,我们所在的那个企业下属医院就是如此。亲友告诉我,承包后服务态度是好多了,但开药也更狠了。我们去的那个医院更有意思,小儿科诊室快变成一个自由市场了:诊室和输液室在同一个大屋,医生给一个小孩看病,家长乱哄哄地围了一圈,连下个小病人的家长都过来看热闹。开药时就更简直跟自由市场一样讨价还价。医生说开着个药吧,家长说能不能换个啊,太贵了,医生就解释,说这个管什么什么,为什么需要。医生实在nice得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家长也都清楚地很,都知道现在的医生和医院就靠买药赚钱,所以他们都懂得讨药换药了。如果我去的那个医院是个特例也就罢了,否则中国的医院真成世界独一无二的了。事实上,现在的医生就是靠卖药赚回扣。我有个亲戚在某医院,他告诉我们家人:在医院看病必须有熟人,而且得非常熟的人才能保证不被宰。以我母亲检查肠胃为例,其实根据经验他就可以判断出只是普通炎症。但如果不是熟透了的熟人,他首先回让你做个CT,然后再做个彩超,最后再做个肠镜,另外还要验血,验便。其实很多检查项目不是必须的,但每做一项他都有回扣。很多检查根本不是为了提高对病人的医疗质量,而完全是为了赚钱。
(It's a total failure, the reform of public health system in China. Many people are afraid of going to hospital now. sigh ..., even my parent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ystem is a failure too. Children in poor family are getting harder to study in univeristy. The student loan program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yet.)

8. 雨后春笋般的洗浴中心
能够把洗澡做成大生意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应该算是咱中国人了。出来之前我从没见过(很可能有,但应该很少,我没有注意到)的洗浴中心,浴场,娱乐中心如今是遍地开花。在我北京住所的门口就有一家,上写20元套浴,当时也没在意。后来到南方一个中等城市,才发现洗浴中心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一般来说,一楼是洗澡堂子,有淋浴、池浴、按摩浴、干蒸、湿蒸,另外还有撮背、捶背、盐浴、奶浴。条件和服务都相当不错,确实是一种美妙享受。特别是撮背、捶背,在别的国家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而在中国,连三元一位的贫民区浴室都有该项服务(当然额外收费)。我曾到过一个最低档的浴室,在洗浴室呆了几分钟就憋得受不了跑到更衣休息室里去了。在更衣休息室,我才发现最底层的老百姓(名副其实的引车卖浆之流)都很享受。有撮背捶背的,有修脚捏脚的,有拎瓶啤酒边喝边抽烟的,还有干脆在那简陋的小床上盖上脏兮兮的毛巾被大睡的。在高档些的洗浴中心,修脚捏脚,抽烟喝酒等休息场所当然就另上一层楼了。一般这种休息场所是一个不太明亮的大厅,里面有床有被,放着投影电视,提供各种饮料酒类,有点象电影院--只是把座位换成床位罢了。有的洗浴中心在大厅就提供美女坐在明亮的玻璃房里供人挑选,挑中了上楼提供服务。有的大厅里没有异性服务,得再上一层楼才有小姐。还有的地方另设歌舞厅,美女相陪,当然都有个最低费要求。据朋友告诉我,国内小姐基本上统一价格,大约都是100元,只是时间从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说实话,国内性产业如此光明正大地营业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据说凡是这种地方都有公安局背景。另外,唱歌这个词也有了新的含义--虽说不一定指特殊服务,至少得有美女作陪。年初三和几个老同学喝完酒去唱歌,结果老板告诉我们唱不了,小姐都回去过年了,得初四以后才上班。看来春节果然是中国人民回家团聚的日子,连小姐都休息。
(It's China's special form of adult service.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it is illegal and is forbidden to talk about it, while everyone knows the existence of such kind of service. Some bigger ones are even protected by police.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re even encouraging this kind of service. That's why the family is so unstable right now in China.)

No comments: